惊蛰已过,春暖花开,虽则万象更新很有生气,但同时又潮湿多雾, 整个人不免感到又湿又重、 无精神。想祛湿解春困,就要听听中医师的10大祛湿食物助你解春困!
10大祛湿食物助你解春困!
1. 云苓
云苓是优质的茯苓,虽是药材,但没有药材味,味道讨好,传统北京及广东人都会以此制作糕点,香港的陈意斋也有出售茯苓糕。在家用云苓煲水或汤,可化湿健脾,强化身体的内置抽湿机——脾,促进运化能力,有助身体去湿。
2. 赤小豆
有去水肿、通关节、利水之效,特别适合春困时感到疲累、四肢困重的人。长期饮用的话,赤小豆没薏米那么削肾。在中医的角度,红色的食物相对没有那么寒凉,除痛风患者外,适合大部分人饮用。
3. 粉葛
想去湿、清关节、通经络,令自己没那么疲累、困重,宜选购较老的粉葛。春困潮湿多雾,建议喝粉葛鲮鱼赤小豆汤,令身体没那么容易聚湿,大便通畅,骨骼关节不困重,人便更爽利!
4. 薏米
口肿面朣,春困时手指变得胀卜卜、脚眼浮肿,可煲薏米水急救去水肿,亦可加入茯苓、白术、淮山等煲清补凉汤!适合吃了许多热气或较咸的食物,令到小便短小黄赤、多泡、湿热的人;但如小便清长、量多,呈淡色或无色的话,则不宜食用。
5. 山药
虽无直接的化湿功效,但健脾补肾功效非常好,如脾运作得好,可减少湿气滞留在身体的机会,是一种非常好的防湿食材。除了煲水外,可以淮山、芡实、莲子煲薏米瘦肉汤。
吃山药可健脾,有助减低湿气积聚在身体。
6. 玉米须
有利水渗湿的功能,可在药材铺买玉米须煲水,老幼咸宜。亦可以原个坟米洗净,去衣后斩件,记着要保留玉米须,煲粟米马蹄萝卜猪骨汤,亦可起解春困、舒缓湿毒之效。
7. 扁豆
到了春天,天气很快又转暖,天气又湿,会出现湿困、疲倦的状况,有些人容易有腹泻、排稀烂大便,有轻微感暑的情况。这时可以扁豆、粟米须、云苓、白术煲汤,可健脾、化湿、去湿毒,适合春困时肠胃困赘、胃口不好、感恹闷的人食用。
8. 冬瓜
想利水消暑、去湿,解浑身困重,建议买圆形的冬瓜,皮色灰绿,上面像带点粉。冬瓜洗净外皮后,连皮、籽、囊切件一起煲,效果会更好。
9. 莲蓬
对脾胃虚寒、肾虚的人来说,遇上湿重、春困的情况时,不适宜重用薏米、冬瓜这些较利水渗湿的食材,不过配上莲蓬,即可起中和的作用,亦稍微能固护阳气,令脾胃功能发挥得更好,更有效去湿!
10. 土茯苓
因湿气困在体内,令关节不利、经络不通,这时便可以土茯苓、扁豆、赤小豆煲猪骨汤,可起去湿毒、驱湿、通关利节、疏通身体经脉经络之效,适合春困时四肢困重、关节忽然不俐落俐落的人。
春困3大迷思:
1. 什么是春困?有何症状?
春困即在没病的情况下,在某个时节感到嗜睡易累、疲倦乏力、肠胃有问题等。因湿气重,若体内阳气不足,便易受湿邪侵犯,而脾亦因湿困而运化不佳。
春困时,较大机会出现湿热的症状,易有肠胃不适,明明感到肚饿但又食欲不振,吃得不多也易有饱滞感,常常感到肚胀,大便会较黏湿或稀烂。另外一种症状是嗜睡,每天工作量不算多,睡了很久还是觉得疲倦、四肢困重。
手重脚重,胃口欠佳,常感肚胀,也是春困的特征。
2. 哪一类人特别容易春困?
如果本身阳气不壮、阳虚脾虚、体弱的人,会更易被湿邪所伤。另外少做运动的人也易有春困,因为做运动可令气血通畅,将阳气带到身体四肢,令到我们四肢不那么困重。住在大雾地方的人,如高山、地牢、海边、山林等较阴湿之地,在这些湿气重的地方长期生活也易有春困。
做运动可令气血通畅,将阳气带到身体四肢,减少困重。
住近海边虽然好景,但湿气其实很重,长期有机会积聚湿气在身上。
高山、地牢、海边、山林均是较湿重之地。
3. 除了食物,有什么生活习惯可改善春困?
洗头后不吹头、经常弄湿手脚又不抹干、衣物还未干透就穿上、爱待在冷气的地方、不喜欢做运动出汗的人,都容易有湿困,所以想改善就要戒掉以上坏习惯。
另外住在湿气重地方的朋友要留意,湿气会令床铺变湿,睡在上面会令身体吸湿,记得要用上抽湿机令房间变干爽。另外也别在房间的窗台晾衫,睡在屋里会令身体聚湿。
洗头后记得吹干。
上一篇: 京东溯源检查团走进霸王万亩中药材种植园 深入探访中药世家品质源头
下一篇: 张庭的微商帝国,止步于直播时代?